北京佑安醫院作為全國傳染病醫師進修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傳染病醫院的醫護人員到此進修,迄今為止已經承擔了千余名醫護人員的進修培訓任務,這里是全國傳染病醫院醫護人員的溫暖之家,今天我們又收到一名進修醫師來的一封信,字里行間盡是溫暖、感恩和敬意。
我是來自齊齊哈爾市第七醫院的進修醫師劉森,現在北京佑安醫院肝病消化中心進修學習。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已經來到佑安醫院進修4個月余。在此期間我收獲了很多,讓原本對胃腸鏡一知半解的我,了解并掌握了胃腸鏡的日常操作及內鏡下的治療。
作為來自基層醫院的進修醫師,我們面臨的困難就是底子薄、動手能力差。在肝病消化中心一病區進修的第一個月,邱金鵬老師教會我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使用、WPS、OFFICE、萬方等軟件和資料文件的檢索,為我以后的工作學習奠定了基礎。在這里工作節奏快而有序,人員責任明確,學習氛圍濃厚。每周二張世斌主任都會安排老師或者自己親自為進修學員培訓講座并解答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張主任每周都會進行1-2次的大查房,查房時氣氛和諧,張主任親自為我們示范患者的規范化查體,由主診醫生或進修醫生匯報患者病史,上級醫生仔細閱片,分析可能診斷,進一步檢查及治療方案,這樣能系統的有計劃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療,同時年輕醫生了解很多相關知識。每周四佑安醫院會在報告廳邀請本院專家及其他醫院的專家教授進行內容豐富的講座,其中包括先進技術的分享、最新制定的指南的解讀、臨床危重癥的病例分享等。在佑安醫院學習的這段時間,極大的開闊了我的視野,特別是他們濃厚的學習氛圍、探索精神,不斷的激勵著我。受到醫院和科室強烈的學習氛圍的影響,我每天下班回到公寓,都會來到公寓樓下醫院為我們提供的自習室中學習5個小時,把今天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把書本中的知識與臨床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病例相結合。我想我在佑安醫院的不僅僅是收獲了知識,更多的是學會了如何去學習知識。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胃鏡室醫生,我以前未正規系統的學習過胃鏡的操作,對于腸鏡更是從未接觸。在胃鏡室工作學習的這段時間,張世斌主任和李鵬主任向我推薦了很多關于胃腸鏡方面的書籍,使我的基礎得到了夯實。碰到看不懂的地方,兩位主任會一遍遍的為我講解,讓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論知識掌握了,下一步就該實踐操作了。張主任充分利用胃腸鏡模擬機,每天讓劉遠志老師帶著我們熟悉胃腸道的結構并督促我們勤加練習。模擬機練熟以后,兩位主任便手把手教我們胃腸鏡的實際操作,及時指出我們在操作過程中的不規范動作。就我個人經歷而言,來佑安醫院進修已經是我第三次出來進修學習。對于我們進修醫生來說,最需要的就是老師臨床經驗的傳授,這是我們所或缺的又是書本中學不到的。有些醫院的一些老師是敝帚自珍,我們去學不到什么東西的。這也是我來佑安醫院之前所擔心的。但來到佑安醫院之后我發現我是“小人之心”了,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我在這里看到的是老師耐心、細致的講課,是手把手的教學,是毫無保留的傳授。在學習內鏡下治療過程中,兩位主任都會反復強調治療的操作規范,并告誡我“技能常磨煉,患者生命記心間”。動作要到位手要穩、操作要仔細用心。為此張主任還特意讓我買了毛筆字帖練習手的穩定性,以減少以后操作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確定因素。空閑之余,兩位主任會給我們講解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難應該如何應對解決。在短短的幾個月的學習中,我的胃鏡操作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并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做的應對自如。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年的時間馬上就要過去了。在張世斌主任、李鵬主任和消化科的各位老師指導和幫助下我收獲頗豐,使我受益終身雖收獲很多。但畢竟時間有限,學海無涯。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消化內鏡醫生,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繼續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爭取更好的為患者服務、為醫院發展做貢獻。
感謝佑安醫院為我們提供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這里學到了很多,也留下了許多不舍,希望以后能夠再有機會來佑安醫院進修學習。
上一篇: 首都醫科大學第九臨床醫學院 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制”招生工作辦法
下一篇: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