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综合网|一级免费视频|人妻之和服诱惑|午夜在线中文字幕

北京佑安醫院

專題報道

【佑安-我心向黨】改革開放,佑安醫院參與改革讓我深有體會

發布機構:董振翔 瀏覽次數: 發布時間:2021-03-24
字號: + - 14

編者按:2021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回望我黨百年奮斗歷程,是推動中國由危亡走向復興,帶領人民由苦難走向幸福的歷史征程。歷史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黨的領導才能帶領人民實現美好的中國夢。奮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在紀念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我們要高舉偉大旗幟,發揚先輩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奮進前行。為此,北京佑安醫院公眾號推出了《我心向黨》系列報道,展示佑安黨員風采,傾聽新老黨員和廣大干部職工、團員青年的心聲。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佑安人將以新的作風、新的姿態、新的干勁開啟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創建北京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作出佑安人的貢獻。

 

改革開放,佑安醫院參與改革讓我深有體會

董振翔

 

閆惠平:董老,您是北京佑安醫院離休干部,在醫院工作了多年,可以談談您剛來醫院時醫院的情況嗎?

董振翔:當然可以。那我就先談談第一個感受階段吧。我是1973年從部隊轉業到醫院的,當時的北京市第二傳染病醫院堪稱“亞洲一流”,所以我就選擇了這所醫院。當時的院長叫張兆統,曾留學國外,外語很棒,名氣很高。這所醫院就是由他一手設計建立起來的,在當時被稱為“亞洲一流”的傳染病??漆t院。當時傳染病病人多是一些麻疹、痢疾、腦炎等兒童急性傳染病,分十個病區和接診區。接診區就是現在的門診,因為當時傳染病病人多為其他綜合醫院轉診而來。到80年代,隨著肝炎病人的增多,接診區才改為門診,病人可以直接到門診看醫生,然后根據情況收住院。70年代后期我院建立了外科病區。在??漆t院中建立外科當時在全國同行中也是首例,后來開始試做肝移植手術。隨后又相繼成立了婦產科,解決肝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產婦分娩問題。

那時候,第二傳染病醫院還是全國傳染病醫師進修基地,每年接納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醫師,為全國傳染病醫院培養了大批人才。我當時主要在醫務科工作。醫院當時是黨委負責制,我來醫院工作很高興,和大家能團結協作,對我幫助也很大。

閆惠平:您在醫院工作的那些年,醫院肯定發生了許多變化。您親身經歷了一個個改革和發展的階段,您能夠談談醫院的什么變化給您印象最深刻嗎?

董振翔: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感受。80年代末,醫院開始實行改革承包制,醫院體制是院長負責制。這幾年醫院變化很大,成績也很大,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已經是名聲大震,是全國醫院系統的先進單位,榮譽名稱很多,此時的院長是鄭東振。

醫院改革承包制是摸著石頭過河,原先誰也沒搞過。一開始在臨床科室實行,定指標、定任務、定收入、定獎金等,一直推廣至全院。對醫院的醫、教、研、防等工作推動很大,院容院貌也有很大改觀。

在這個階段所以能取得如此大成就,主要是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的體現,人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領導班子高瞻遠矚,管理有方。全院職工勤勞奉獻、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個階段我主要在院長辦公室工作,所以我有以上兩點比較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口述:董振翔

整理:閆惠平

【我想對黨說】

北京佑安醫院發展到今天,離不開每個人的勤勞奉獻和努力。作為一個曾經為醫院發展努力工作過的老佑安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華誕和醫院即將迎來建院65周年生日之際,希望我們的黨越來越強大,佑安醫院在黨的領導下繼續蓬勃發展,事業更上一層樓。希望年輕一代要多創新、多動腦,為佑安醫院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人物簡介

董振翔,男,193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46年3月參加革命,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志愿軍,抗美援朝作戰期間,先后2次榮獲三等功,1953年回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5860部隊衛生隊隊長。1973年轉業至北京第二傳染病醫院,先后擔任醫師、衛生科長、門診部主任,主任醫師。1989年為評為市紅十會先進工作者。1990年離休后,又被醫院返聘,2002年離開工作崗位。